人才培养:为公益未来买单

2017-12-07 18:06:07 福建日报记者 张颖 48

不久前,福建鹏辰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发布了《福建公益人才现状报告》,从薪资水平、工作强度、晋升空间等多个层面呈现福建公益人现状:薪酬水平普遍偏低、运营管理能力不足、资源平台匮乏等是公益从业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而公益组织最缺的人才中,传播人才排在第一位。

福建公益沙龙


日前,201 7年福建省公益慈善年会在福州举行。会上,林文镜慈善基金会、恒申慈善基金会、正荣公益基金会和德诚慈善基金会联合发布支持公益人学习成长的“束脩计划”,同心慈善基金会、恒申慈善基金会和林文镜慈善基金会还宣布,明年3月将联合设立善财领袖公益传播班。

    今年10月,福建鹏辰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发布的《福建公益人才现状报告》,从薪资水平、工作强度、晋升空间等多个层面呈现福建公益人现状:薪酬水平普遍偏低,70%社会服务组织员工工资在4000元以下。而人才的匮乏导致公益人才数量有限、专业化程度较低、管理经验和视野不足,直接制约了福建慈善事业的发展。

    可以说,专业能力不足是公益人面临的重要问题。公益人非常需要参加学习、培训,提升能力,从而更好地提供服务,解决社会问题。以往,社会公众通常只愿意捐项目经费,并且希望捐款都用于受助对象,公益人工资经常没有保障,更不要说参加学习培训的经费了。

    针对公益人学习、培训费用的巨大需求,福建省内的慈善基金会推出了这两项专业能力提升的资助计划。

    告别“小老树”需要专业性

    由于薪资低、工作压力大、缺乏竞争机会和上升空间等诸多原因,导致了很多有理想、有能力、有热情的年轻人无法专职从事公益事业。缺乏有干劲的专职工作人员的后果就是福建的公益组织存在比较严重的“小老树”现象,虽然成立年限不短,但是受到人员、资金等方面的限制,缺乏成长性,看起来就像长不大的“老树”。

    福建义工俱乐部监事长张复星认为这一现象背后是专业化和职业化的缺失。福建相当部分的公益组织一直依靠发起人的情怀在支撑,但是发起人的思维如果局限在小圈子中活动,缺乏广阔视野,那么组织的发展就会缺乏成长性。

    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博士后卢玮静表示:“做公益不是感动自己,公益需要专业性。公益组织在政府和市场无法解决的社会问题领域应当拥有自己的独特本事,调动和激发一批人,形成自己的模式,去解决一些社会问题。”

    但是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其中关键的就是人才问题。公益组织要留住人才就要提高薪酬水平和推进公益行业职业化进程。

    他们认为,公益行业的职业化和专业化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公益人才值得投资。在走向未来的路上,期待更多的企业和基金会等投资方,能够对公益人才有更大的认同度,政府有更多的政策倾斜,而公益组织积极修炼内功,体现更大的自我价值是关键。

    公益组织最缺传播人才

    目前很多的资方都在投成型的项目,只为成熟果子买单,谁来为人才买单? 卢玮静认为,“公益需要投资的视角,不只为成熟的项目买单,也要为去实现的过程买单”。

    根据《公益时报》调查数据,每年我国网友平均慈善捐款100元,但是最核心的捐款集中在熟悉的亲友,认同社会组织的比例只有4%。这反映了外部公益文化薄弱,社会组织的成长受到制约。

    对于公益行业发展的责任和价值,国内有部分公益基金会看到了人的价值,因此推出了敦和优才计划、银杏伙伴计划等项目,力主培养社会创业家。10月,在团省委、省委人才办指导下,林文镜慈善基金会发起了“榕树伙伴成长计划”,对于福建公益行业而言,基金会走到全国潮流的前沿,将公益行业的投资重点导向人才方面。

    此次,林文镜慈善基金会、恒申慈善基金会、正荣公益基金会和德诚慈善基金会联合发布支持公益人学习成长的“束脩计划”。

    林文镜慈善基金会秘书长刘洲鸿解释道,在《论语·述而》中有这样一句话:“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意思就是孔子开民间办学先河,有教无类,但要求学生初次见面时拿十条肉干作为学费。因此,原本意为肉干的“束脩”,后来引申为学费。

    顾名思义,“束脩计划”就是为福建公益从业者外出参与培训、会议、考察、参访等活动提供资金支持,助力公益人成长,推动行业发展。

    福建的公益组织反映,目前他们最缺传播人才,招到合适人才难度比较大。但是好的慈善公益项目要更广泛地动员社会参与,使创新的方法和模式获得更大的影响力,甚至能够进而对政府相关决策形成影响。

    面向福建省内注册满2年及以上的社会组织传播负责人,明年3月福建省同心慈善基金会、福建省恒申慈善基金会和福建省林文镜慈善基金会将联合设立善财领袖公益传播班。他们表示,中国的公益传播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从业者在理论与实践中面对很多困惑,甚至对公益传播的概念和运用策略所知甚少。希望通过科学论证与专业的课程开发,为福建省乃至全国渴望通过提升传播素养、改善机构传播现状的组织和个人开发一套更具针对性的公益传播课程,助力行业发展。

    公益人要修炼好自己的内功

    为公益人提供有保障的生活和有发展的职业空间,是公益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作为公益从业人员,他们希望政府、公益慈善机构、高校和企业等能形成合力,为公益慈善人才的培养创造日益良好和宽松的发展环境,发掘和培育优秀的公益青年,全力支持他们的个人成长、资源拓展、能力提升等。

    但是卢玮静也指出,公益人也必须做更大的努力去落地,将自己的专业模式、服务体系做成无可替代,才能吸引资方的关注。“公益组织如果有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你应该职业化你的机构,项目化地去推广,从而获得更好地发展,你就能解决更大范围的社会问题。”

    林文镜慈善基金会秘书长刘洲鸿表示:“我们希望社会各界都来关心和支持公益人才,让公益人有合理的收入,让更多有理想有能力的青年才俊能够加入公益行业。”


电话咨询
邮件咨询
在线地图
QQ客服